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务信息

南昌市政数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今年初南昌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正式揭牌运行,在全省率先探索政数局模式,自成立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双“一号工程”南昌样板的部署,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和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重塑政府的工作和服务模式,建立政务信息化体制机制新格局,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和便捷的办事体验。

一、在创新服务上做文章,提升政务服务温度

1.强化“一门办理”功能。今年南昌市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省市政务服务中心同步进驻,近2000项事项“一门办理”,功能集聚度高、事项整合度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省、市政务服务一体”的市民中心。同时,公证、邮政、水电气、公交地铁、银行、通信服务等企业服务也全部进驻到位,真正实现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事项“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

2.创新“受审分离”制度。推行“前台综合收出件,后台分类审批”服务,大力优化窗口设置,变“以部门事项设置窗口”为“以办事需求设置窗口”,所有政务服务大厅全部实行“6+1”(公安专区、不动产专区、税务专区、工程建设项目专区、企业开办专区、惠企政策专窗+其他社会服务专区)分类式大综窗服务,让企业群众“一窗办多事”,平均减少企业群众办事等待时间30分钟以上。

3.抓实“督查体验”工作。在全国率先成立政务服务督查体验队,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专家学者、企业群众等119名各行业代表为政务服务督查体验员,全覆盖至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通过在督查中体验切实发现问题。创新“邀请法律专家、专业学者、媒体记者实行网络问政敢于亮剑;化身工作人员跟踪办理感受办事真实速度和便捷度;公开曝光影响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紧盯‘怕慢假庸散、吃拿卡要钓’等作风问题,联合市作风办,限时处理到位;联合市政协、市直机关工委开展‘赣事好商量 南事不难办’专项督查”等一系列特色做法,把企业群众不满意处精准找到,把政务服务的薄弱点精确找出,靶向解决政务服务堵点、难点,累计解决政务服务问题100余个,大大推动了服务效能提升。

4.创新“特色帮办”服务。首创公职律师帮代办服务,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专业特长和优势,打造出专业化的帮代办服务,统筹解决帮代办过程中“服务边界不清、政策把握不准”等问题,累计为来大厅办事的企业群众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全过程指导帮扶、网上申报代办等服务150余次,真真切切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组建“小赣事”和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服务队伍,通过“上门服务、在线服务、电话服务、网络服务、大厅服务”等方式推动企业群众办事好办快办。

5.打通“五办集成”通道。大力推行“当场办、免证办、秒批秒办、零跑腿办、全市通办”,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994项事项“即来即办,当场出证”,即办件比例达50.16%,今年以来总办件中即办件比例达74.17%。不断扩种扩量电子证照,建成电子证照289种,市本级签发的电子证照100%覆盖,累计签发电子证照数量2114.68万,依托电子证照647项事项推行“免证办”,企业群众通过“扫脸、扫码、亮证”三种方式免提交实体证照办事。35项事项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研判”实现了“秒批秒办,立马出证”。1358项事项推行全程网办零跑腿办理,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企业群众跑腿次数大幅减少,平均跑动次数压缩至仅0.34次。1393项事项可全市通办,全面推广“就近办”,向银行、邮政、便利店、社区、电信网点覆盖自助机406台,15分钟政务服务圈初步形成。

二、在智慧政务上下功夫,强化政务支撑深度

1.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建成“四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全市14个政务服务自建系统数据,统一政务服务入口,有效破解“企业群众办事到处找系统”之烦,一网通办率达到95.84%。建立“网上办”行动专班,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网上可办率大幅提升至96.12%,全程网办率提升至85.67%,实际网办率突破70%。“社保卡、医保卡”等155项高频事项乡镇(街道)可网上办理,累计网上办件168450件。打造线上政务服务网、赣服通,线下实体服务大厅、自助服务终端等多元互补的服务渠道,构建畅通业务闭环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网一窗一站”服务。

2.改造事项梳理系统。建成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事项管理系统,按照“市级统筹、县区认领、动态调整”的模式,将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统一颗粒化,破除企业群众办事内容宽泛、笼统、针对性不强等堵点问题,对“时间、环节、时限、材料”等“十五个”核心要素标准化编制,全市市县两级共6972个行政许可事项,环节由原来总14676个,压缩至总8438个,压缩了42.5%;材料总42192个中11422个材料实现企业群众免提交,精简了27.1%;时限由法定的总135886个工作日,压缩至承诺总时限34055个工作日,压缩了74.9%,做到了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同颗粒细化、同标准办理”。

3.上线“惠企通”,政策直兑。实行线下一窗,“一站式”服务。市本级和12个县区政务服务大厅全部配套开设“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并与“税务窗口”“窗口互融、人员互用、信息互享”,实现税务的导办帮办功能进驻惠企政策兑现的窗口,惠企政策窗口咨询受理进驻税务大厅,用部门的互融减少企业跑腿。全市132条惠企政策,按照不同兑现层级全部制成实施细则(指南)展示在“惠企政策兑现窗口”,企业窗口申报后,直接录入“惠企通”平台转交行业部门认定拨付资金,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最多跑一次”的政策兑现服务。“惠企通”平台打通“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平台,所有财政兑现资金企业通过“惠企通”平台申报认定后,“惠企通”可直接在线拨付,最快半小时即可拨付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已经通过“惠企通”平台为5138家企业,直接在线兑现资金12.6亿元。

4.完善“好差评”系统。在各级办事大厅窗口配备“好差评”评价器,实现“大厅全覆盖、窗口全覆盖、事项全覆盖”,配合“受审分离”让企业群众“愿评、敢评、真评”,客观评出“优秀与不足”,倒逼政务服务整改提升,倒逼服务人员见贤思齐,累计形成评价1421.42万,好评率接近100%,差评100%整改到位。

5.建设专属个性专区。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和个人专属服务空间,完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规范和拓展二维码、数字名片等场景应用,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出“免申即享”、秒批秒办、免证办等创新应用模式。

三、在数据共享上使真劲,助力政务开放宽度

1.持续推进“赣政通”南昌分厅建设推广。赣政通南昌分厅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已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部门工作人员,覆盖单位数1396家,总接入政务人员用户数超过4万人。

2.推进数据供需对接。我局开展了政务数据统一需求清单的编制工作,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供需对接清单编制工作共收到各市直部门及县(区)提交的数据需求共1944项,其中对省、部级层面的数据需求共1065项,省级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挂接资源的共303项;对市级层面的数据需求共879项。目前,已回流省级平台的南昌市失信被执行自然人信息、南昌市企业吊销信息、南昌市失信被执行机构信息等数据共计约1024万条。省级数据回流更进一步丰富了主题库数据资源。

3.推进共享开放提升。在数据更新方面,我局按照全省统建要求,完善共享交换平台的覆盖范围,通过数据目录体系的共享通道、开放通道及安全通道,打通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共享渠道,全面推进全市政务数据共享工作,形成省、市、县一体化共享格局。截至2022年8月初,南昌市数据共享和开放一体化平台总共部署前置节点147个,接入部门及县区88个。平台挂接资源6020个;共有结构化数据1.29亿条,非结构化数据2.56G;平台累计总调用接口服务2.86亿次。目前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挂载可订阅数据资源 10615 个,平台累计总调用接口服务3.59亿次。在数据质量方面,建立数据安全专区,用于治理全市政务数据并存储治理后的基础库数据,目前初步建成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信用库等16个基础主题数据库,共汇聚数据5000多万条。初步探索开展数据质量分析,利用交换平台工具对市市场监管局法人库开展分析。

4.强化数据安全。按照要求,推动云、政务网、共享交换平台实施安全等保测评。梳理全市与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的系统等保材料,加强了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防御能力,新部署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防火墙,部署市政务外网与县区政务外网、省政务外网边界防火墙,增加了入侵检测和防病毒特征库等功能。部署态势感知和探针设备,接入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流量,进行流量分析与检测,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预警与通报相关单位,坚守“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安全责任意识,圆满完成全省信息安全攻防演练任务、2022北京冬奥、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期间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5.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起草了《南昌市数字政府改革实施方案》《南昌市数字政府规划建设方案》《南昌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南昌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细则》(送审稿)等一系列文稿。全面贯彻落实“脚上有土、心中有谱”工作理念,创新推行政务信息化项目“五晒工作法”(“晒责任、晒进度、晒问题、晒权力、晒风险”)。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协调推进会,召集局相关业务科室、机关纪检、公职律师办、数研中心和交易中心等,一手抓项目建设管理,一手抓廉政防控,“手上有方”抓项目,“心中有数”防风险。截至目前,已累计召开18次项目周调度会,共解决20余个难题,主动发现6个廉政风险,并及时堵住了相关漏洞,有效保障了项目规范、快速、平稳推进。

四、在疫情防控上见实效,彰显数字政务力度

3月16日南昌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作为“昌通码”信息支撑部门,我局全力保障“南昌赣通码”平台的高效运行。在保障全市较大范围核酸检测等工作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昌通码经受核酸检测登记峰值2.49万人/分钟考验,创新推出了“一屏展码”,上线了“核酸检测码”“灰码”等功能,为全市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强信息支撑。

1.强化运行维护,组建“一支团队”。扁平化指挥,成立以副市长为组长,市政数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南昌移动等单位同志参加的信息支撑组,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省委办公厅、省委网信办、省卫健委、省通信管理局和省信息中心,协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各工作组,做到一线信息及时上报、上级指示及时贯彻。专班化运行,实行24小时不间断协同调度,确保“昌通码”平台支撑保障科学有序、衔接顺畅。成立技术专家委员会,开展平台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事件隐患。兵团化作战,配备由40余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支撑队伍,涵盖了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平台硬件等各个方面,保证各环节均有专业人员实时现场保障,一旦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告警并快速处置。

2.强化数据赋能,升级“一个平台”。开发“一屏展码”,在“昌通码”功能基础上推出“一屏展码”模块,实现了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和疫苗接种信息一屏显示、四码联查,解决了扫码多、换屏烦、通行慢等问题。推广“场所码”,为助力流调溯源工作,实现人员流动场所精准防控,进一步优化“场所码”功能,并同步上线了来(返)昌人员登记报备系统,方便来(返)昌人员“入昌报备”。新增“核酸检测码”,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工作需要,创新开发“核酸检测码”小程序版本,取代原有点击页面申请亮码流程,解决流量激增导致的亮码延迟、系统卡顿等情况,有效避免上海、西安、长沙等地发生的系统崩盘等故障问题。精准赋码倒逼,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按照“全员筛+重点查”的路径,持续挖掘排查疫情传播的潜在风险。上线“灰码”功能,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及时上线“灰码”功能。

3.强化业务协同,健全“一套机制”。部门合力,跨部门协同,建立起务实高效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及时收集“昌通码”和核酸检测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将解决方案传递至一线,为人员组织、核酸检测等工作赋能。事前预警,多维度处置,牵头开发核酸检测大数据驾驶舱,实时显示核酸检测工作指挥调度数据,供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分析研判;同时,协调三大运营商提前扩容、优化网络参数,向市民发送短信,引导群众现场使用核酸检测码进行登记。周密部署,全流程管控,召开每日晨会进行疫情研判,评估检测点分布、检测台数量、医务人员数量、激活登记账号数量等信息,对平台系统需要承载的全天流量压力和并发访问数值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估,及时协调硬件厂商提供备件支持。

五、2023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1.持续推动网上办。建设完善“网上办事”支撑平台,持续推进四级体系平台升级,持续推动“一网通办”建设,构建畅通“网上办事”业务闭环,市级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全面对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业务专网与政务服务网的办理流程、数据对接,制定完善“网上办事”运行机制,确保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 96%以上。

2.深化“受审分离”改革。在线实时传递服务对象线上线下递交的申报材料,实时传递各行业主管部门办理结果,实时共享政务服务相关数据。严格落实一窗“收件、出件”,办事群众不进后台,同时杜绝让服务对象跑多次、反复提交材料等现象发生。

3.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主动听取服务对象诉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上级部署,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推动更多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采取“告知承诺”、“绿色通道”、“帮办代办”、“并联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秒批秒办”等极简政务服务。

4.推进政务服务“省内通办”工作,与新余、九江、赣州、鹰潭和萍乡共同合作建立政务服务“省内通办”工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

5.推进南昌市电子政务外网城域网升级扩容,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和安全防护水平。

扫码浏览